2023-05-08 17:01:00

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砺儒讲坛第86讲

撰稿人:彭怡欣   审稿人:陈世南

 

为了拓展同学们的公共管理研究视野,更好理解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5月7日下午,由4001老百汇net官方网站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砺儒讲坛第86讲“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于学院221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林闽钢教授主讲,4001老百汇net官方网站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杨爱平教授、副院长万晓宏教授、孙中伟教授等教师以及来自学院的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image.png

图1 主持人胡中锋教授介绍主讲嘉宾

讲座伊始,胡中锋教授对主讲人林闽钢教授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林闽钢教授主要从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和民生保障话语体系两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林教授首先介绍了社会保障的词源考,指出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因回应经济危机的冲击而被动建立起来,后来在朱传一的引入下,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发展现代社会保障。面对社保制度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林闽钢教授利用“冲击-回应”的内在变迁机制解释中国社保制度的发展逻辑。

image.png

图2 林闽钢教授进行讲座

在对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介绍中,林闽钢教授从“民生”“民生保障”“民生保障制度”三个关键词出发,梳理了植根于中国历史传统的民生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在对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介绍中,林教授指出“家国一体”是我国民生保障话语体系的底色,我国当前的民生保障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突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有家国温情的民生保障,创新构建了“个人-家庭-国家-世界”整合性的认同模式。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师生踊跃提问,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对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关注的平台用工的劳权保障、医保改革问题,林闽钢教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回应,指出当前民生领域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社会政策应关注差异化群体的需求,以及在新的经济现象中应关注边缘群体纳入当前社保体系的问题林闽钢教授赞同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当前社保体系统计口径和统计数据存在一些问题的观点,也赞同和支持对跨边界的社会领域开展社会政策和体制机制设计的相关研究,并且建议同学们在开展研究前要先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最后,林教授指出我国的社会政策正经历在重构、评估、创新和调整等方面的发展,这需要大家在学术上共同努力。

image.png

图3 提问交流环节

本次学术讲座内容丰富,直击社会保障领域前沿热点,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林闽钢教授热情真诚,结合自身经历,让同学们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民生保障话语体系有一个整体且清晰的了解,鼓励和启发同学们展开对现实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索。在不断的试错和重构之中,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当今学子必须不断学习和了解当前的社会保障研究前沿,利用公共管理知识为现实问题出谋划策。

image.png

图4 合影留念